在我国偏远地区,因风险认知不足导致的家庭抗风险能力薄弱问题长期存在。数据显示,中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常见灾害、疾病风险的应对知识掌握率不足 40%,因缺乏基础风险防范意识导致的返贫案例占比达 35%。针对这一现状,明亚保险经纪自 2021 年起启动 "保险知识进社区" 公益项目,通过开发《家庭保险手册》、制作防溺水安全教育动画、培养 "风险启蒙师" 等举措,系统性提升基层群体的风险认知水平,为筑牢家庭风险防线奠定认知基础。
让风险教育触手可及
一本巴掌大小的《家庭保险手册》,成为偏远地区家庭的 "风险指南"。明亚联合应急管理部专家、医学教授共同编写手册,聚焦农村地区高发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常见疾病三大风险场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析台风、火灾应对措施,演示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并配套家庭应急物资清单。手册采用方言化表述,避免专业术语,例如将 "风险转移" 转化为 "如何用小钱护全家",让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也能理解。
展开剩余71%截至 2024 年,《家庭保险手册》已更新至 3.0 版,新增电动车充电安全、儿童居家防护等现代生活风险内容,累计印刷 50 万册,免费发放至云南、贵州、四川等 12 个省份的 2000 余个行政村。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跟踪调研显示,手册覆盖家庭的风险识别能力提升 65%,应急物资储备率从 22% 提升至 78%,村民主动参与村社防灾演练的积极性提高 40%。
夏季是儿童溺水事故高发期,明亚针对这一痛点制作防溺水安全教育动画《守护生命的涟漪》。动画以苗族村寨儿童阿贵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他在河边玩耍时被启蒙师姐姐劝阻,学习救生绳打结、溺水呼救等知识的过程。动画采用民族特色手绘风格,融入当地山歌元素,在贵州、广西等地的 300 所中小学及村委会播放,覆盖儿童及家长超 15 万人次。广西河池市的数据显示,项目实施后当地儿童溺水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 55%,家长对孩子户外活动的监管意识提升 80%。
打造带不走的风险教育队伍
"风险启蒙师" 计划是明亚知识普及的核心支撑。项目从社区选拔返乡青年、村医、教师等本土人才,进行为期 3 个月的系统化培训,内容包括风险识别、应急救护、知识宣讲技巧等。培训考核合格的 2000 名启蒙师中,60% 为返乡大学生,30% 为村社干部,他们带着 "知识背包" 走进田间地头,通过院坝会、火塘夜话等形式开展接地气的风险教育。
在云南省怒江州,启蒙师娜姆将《家庭保险手册》内容改编成傈僳族民歌,在赶集日演唱传播;四川凉山州的启蒙师阿木利用短视频平台,拍摄彝语版火灾逃生教程,单条视频播放量超 20 万次。这些本土人才凭借语言和文化优势,让风险教育真正融入居民生活。统计显示,每位启蒙师年均开展活动 40 场,直接影响家庭超 200 户,形成 "培育一人、带动一片" 的裂变效应。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风险文化的培育。在广西柳州市融水县,明亚联合当地教育局将风险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启蒙师担任校外辅导员,开设 "风险认知小课堂"。三年来,全县中小学生的灾害应对知识测试合格率从 52% 提升至 91%,学生主动向家长传递风险知识的家庭占比达 73%,形成 "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 的良性循环。
为确保项目长效运行,明亚建立 "知识产品迭代 + 本土人才培养 + 多方协作" 的可持续机制。《家庭保险手册》每年根据国家应急管理最新指南及地方调研反馈更新内容,防溺水动画推出彝语、藏语等 7 个民族语言版本;"风险启蒙师" 队伍实行分级管理,优秀者可参与省级应急管理培训,成长为社区风险治理骨干。
在资源整合方面,明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地方教育局、卫健部门建立合作,将风险教育纳入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实施范畴。2024 年,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试点项目资金,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这种 "企业主导、多方协同、本土运作" 的模式,为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明亚的实践彰显了企业在社会教育领域的责任担当。这种聚焦 "人的发展" 的公益行动,不仅提升了偏远地区的风险抵御能力,更构建了 "知识 - 意识 - 行为" 的完整闭环,为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提供了温暖而有力的注脚。未来,随着风险教育网络的持续扩展,这些星星之火终将汇聚成照亮基层风险防控的璀璨光芒。
发布于:广东省财富牛-股票配资平台app-股票配资配资-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