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列成果发布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20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级教程》《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程恩富经济学术思想研究》《数字平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数字革命与生产方式演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的再出发》五部重要著作正式亮相。此次发布会汇聚了国内5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入了系统化、深化的新阶段。正如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张明新在致辞中所强调的,这些成果是“对时代问题的深入研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蓬勃发展的持续助力”,体现了学界“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引领,勇立时代潮头,共同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篇章”的使命担当。
理论体系的系统构建与逻辑创新
安徽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荣兆梓教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级教程》以“平等劳动”为逻辑起点,按照市场运行的过程展开:第一篇“所有制与生产过程”深入讨论了作为社会主义生产过程前提条件的所有制结构问题,通过劳动二重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特征等范畴,确立平等劳动概念,并在公有制实现形式探索中引申出公有资本概念,建立起平等劳动与公有资本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后续篇章分别探讨市场与流通过程、分配与生产总过程及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形成了逻辑严密的体系。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段学慧教授指出该教程具有“体系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明确的范畴与主线、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理化的阐释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五大特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骨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术语”的智慧结晶。
龙岩学院青年教师陈溢的《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程恩富经济学术思想研究》则聚焦学术思想脉络的系统梳理。该著作沿着“坚守马学根基—集成科学方法—判定时代方位—创新理论政策”这一脉络依次推进,揭示了程恩富学术思想的演进逻辑。其独特价值在于采用“语境—议题—论争—观点—现实”的立体分析方法,实现了思想史、学术史与现实关切的融合。尤为重要的是,该著作凝练出马克思主义学者应具备的五大学术品格:“站稳人民立场”“恪守主义之正”“勇创时代之新”“辨析批驳谬误”“凝聚共识贤能”。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秘书长、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斌教授评价其“为学界系统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学学者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参照”,对学科繁荣发展意义重大。
学术生态的科学评估与发展指引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陈艺丹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2025》作为第七次年度评价成果,其样本涵盖“发表在2016年1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之间的政治经济学学术论文”,通过“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学术载体影响力评价”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近十年学科发展动态。其创新性体现在五大特点:第一,文献覆盖广泛,涵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多个学术范畴;第二,以期刊论文为基础评价机构、刊物及主题影响力;第三,给予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同等重视;第四,纳入中国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第五,拓展评价主题范围至唯物史观等跨学科领域。《经济纵横》编辑室副主任杜磊肯定该报告“以研究主题为切入点,聚焦影响力,从学术论文和学术机构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并建议未来深化国家理论和跨学科研究。
数字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理论创新
面对数字技术重塑经济格局的挑战,两部著作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解析。
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勇教授的《数字平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构建了系统性批判框架。其核心贡献在于:第一,揭示数字资本兼具“社会关系一般性”与“生产要素特殊性”的二重属性,形成了“以数据为核心劳动对象、以算法为关键劳动资料”的特殊积累模式;第二,提出“数据要素吊诡”命题:数字平台既优化要素配置促进生产力,又因数据垄断导致“要素优化与垄断并存”悖论;第三,从理论解构到中国方案的探索,设计了“抑制资本逐利本性”“发扬资本要素效率”“推动平台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三维路径。《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孙立冰高度评价其“打破技术中性论的理论局限、清晰揭示数字平台运行机理和批判路径突破”的理论贡献。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周绍东教授的《数字革命与生产方式演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的再出发》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经济学三部曲’的终章”,实现了三重突破:第一,构建“一体两翼”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基本原理为主体,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两翼;第二,方法论上“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同时创新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第三,将发展经济学核心议题纳入生产方式范畴,使学科体系兼具“鲜明逻辑线索和丰富研究内容”。该著作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创立一门社会主义的发展经济学,这是历史的呼唤、时代的期盼”的号召,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孙立冰肯定其具有“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创新、研究方法的开拓性突破以及对现实经济问题解释力的显著增强”的重大意义。
此次发布的五部著作全方位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化与创新。它们共同体现了三大特质: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根基,如程恩富思想研究强调“坚守马学根基”;二是直面中国与世界的新挑战,特别是对数字资本矛盾的深刻揭示;三是探索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构建,无论是“平等劳动”逻辑起点的确立,还是发展经济学“一体两翼”框架的提出,均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了扎实贡献。
财富牛-股票配资平台app-股票配资配资-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