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扫黑悬疑剧,凭什么吸引观众?
在我看来,“尺度”和“反转”是最大的魅力所在。
比如,《中国刑侦1号案》这部剧,基本上以真实的原型作为拍摄基础。
尤其是拍摄过程中,采用了纪实手法,观感就像是看纪录片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而反转,也是扫黑悬疑剧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一部电视剧从开头到结尾,每当观众以为剧情已尘埃落定时,故事却突然来个180度大转弯。
此前所有的假设都被推翻,剧情仿佛重新开始,让人回味无穷。
最近,正在热播的一部扫黑悬疑剧,就做好了这两点,已露出爆款潜质:
《以法之名》,央视又一部扫黑悬疑大剧开播了。
放眼题材,又是现实主义打底。
故事采用单元剧的形式,以真实案例为基底,将目光聚焦从基层腐败到高层权力勾结。
再次放眼演员阵容,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国家队”。
张译、李光洁、蒋欣、刘佳、丁勇岱、杨烁、王劲松等12位实力派坐镇。
难怪《以法之名》首播,收视率峰值达1.9039%,登顶同时段榜首。
作为央视今年的重磅剧集,《以法之名》打破了很多常规束缚。
它是国内首部聚焦“第十一检察部”职能的剧集,展现了检察机关侦查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背后故事。
因此,剧中设计的话题比较敏感,但是经过多方审查之后,选择无删减播出,被制片方称为“能过审是个奇迹”。
真的这么“神”?
趁着这个机会,七哥带大家一探究竟。
剧名《以法之名》,剧情的开头就直奔主题。
东平市人民法院,正在审理一起轰动全国的案件。
万海集团在当地只手遮天,涉嫌组织、领导、参与多起涉黑案件。
经过多方调查取证,证据充分确凿,即将公布结果。
然而,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竟然发生了....
先是被告律师当场否认万海集团有罪,声称万海集团不是黑社会,是被冤枉的。
紧接着,万海集团在场人员开始大闹庭审,导致现场一片混乱。
作为与案件有关的当事人万海(杨烁 饰),在法庭上面露惊讶。
经过这么一闹,他也改了自己的口供,声称自己无罪。
当然,这还没完。
东平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乔振兴,被游客在冰窟中发现了他的尸体。
在生前,乔振兴录了一个视频,声称自己是万海保护伞。
这一发现,引发了检察系统内部的轩然大波。
因此,整个故事以“万氏集团涉黑案”为切口,留下了三个谜团:
一、万氏集团背后的保护伞是谁?
二、乔振兴为什么选择了自杀?
三、检察官李人骏为什么急着想将案件办成铁案?
随着媒体的进入,顿时舆论四起,案件被迫重新调查。
发现没,虽然只有仅仅3集,但是《以法之名》已经具备了优质剧的潜质。
一来,它没有故弄玄虚,叙述节奏很快。
故事将问题一个接一个抛出来,不等一个处理完,下一个已经接踵而至。
二来,它在尺度上毫不避讳,展现了“刀刃向内”的自查勇气。
剧集开头敢于亮剑,聚焦了司法腐败、证据篡改、权力寻租及“保护伞”黑幕等等话题。
从小到大,以案中案的形式穿插,呈现了“扫黑反腐-打伞破网-刀刃向内”三重进阶。
值得一提的是,《以法之名》敢拍的程度,让人感到震撼。
这股震撼,首先体现在台词的尺度上。
比如李光洁饰演的李人骏,这个角色充满了复杂性。
作为代理检察长,他与洪亮(张译 饰)却是亦敌亦友。
同样是检察官,还是他的妻子,郑雅萍(蒋欣 饰)在审问丈夫李人骏的时候六亲不认。
特别是李人骏的那句话“初看好人未必真善”,引发了猜测,真实身份存疑。
除此之外,还有一幕也令人印象深刻。
当案件牵出政法系统内部腐败网络,受害者的一句话振聋发聩:
“司法者不公正,司法过程不公正,光法律公正有什么用?”
这种震撼,还体现在画面的视觉冲击上。
剧中的案件一个接着一个,看的时候让人难以言表。
很多观众会觉得整部剧的拍摄有些夸大,但是事实上,真实的案件远比镜头展现的更残酷。
总的来说,《以法之名》凭借着它的真实感,以及顶配的演员阵容,成为了2025年法治题材标杆之作。
它对于人性尺度的刻画颇为深刻,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正义与信仰的深度思辨。
财富牛-股票配资平台app-股票配资配资-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