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冯德莱恩的脚刚踏进人民大会堂,华盛顿那头就传出重磅消息:特朗普又要“收手”了。只这一次,全世界都看得出,太晚了。
7月24日,欧盟两位重量级人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正式抵达中国。
行程第一站,就是人民大会堂。中欧之间有太多要谈的,贸易、能源、科技、产业链,事无巨细。
就在冯德莱恩进入会场的同时,特朗普在美国那边放出一个消息:“中美贸易协议接近完成。”
这话一出,金融市场短暂提振,但没人真信这是“和平信号”。因为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这不是美国的胜利宣言,而是特朗普在寻找体面退场的方式。
从年初开始,特朗普就像拉开了一个全球贸易的潘多拉魔盒。
4月,他突然宣布对全球多数国家征收新一轮关税,甚至威胁欧洲、加拿大、日本都要“统一处理”,一刀切,15%。贸易战从未真正结束,如今又被点燃得更猛。
但事情的发展并不如特朗普所料。印度死咬不松口,拒绝在汽车关税上让步;日本、越南虽然签了协议,但国内反对声浪不断;欧盟更是直接转身,抱紧中国这边的大腿。
就在彭博社披露的消息显示,美欧谈判虽然接近尾声,但美国准备对欧洲商品征收15%统一关税,虽然比原先威胁的50%惩罚性税率低了不少,可欧洲人根本不买账。
中欧这场会谈就显得尤为关键。冯德莱恩和科斯塔此行的意义,不只是象征性的访问,而是实打实地要把中欧关系从“竞争”拉回“合作”的轨道。
在美国搞“脱钩”搞“制裁”的背景下,中国成了欧洲寻找战略平衡和市场出路的关键选项。
7月23日,他在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时,突然说“中美关系现在很好”,还说“贸易协议就快达成了”。这话说得轻松,但熟悉谈判节奏的人都知道,他说得这么高调,反倒透露出焦虑。
他原本希望通过关税大棒逼各国就范,结果事与愿违。欧盟加速靠近中国,印度硬气到底,日本国内怨声载道,巴西、加拿大直接不谈。
更关键的是,中美谈判还远没结束。
7月27日,中美将在瑞典进行新一轮谈判。但从目前释放出来的议题看,难度极大。
美方提出的两个核心要求——限制中国稀土出口、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原油——基本上属于“红线级别”的要求。
过去几十年,欧美是全球规则的主导者,如今则逐渐分道扬镳。美国希望用关税逼迫各国重新站队,而欧洲则更倾向于通过多边合作实现战略自主。
中国则在中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稳定器”角色。中欧之间并非完全一致,但至少有一个共识——不愿沦为美国压力下的被动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冯德莱恩此时访华,不只是一次外交活动,更像是对世界的一种宣示:欧洲不会在美国压力下做出单一选择,而是要有自己的方向感。
这场博弈还远远没有结束。特朗普是否会在8月前后调整他的贸易团队?中美是否能在瑞典谈出什么成果?印度、日本等国是否会继续顶住美国的压力?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财富牛-股票配资平台app-股票配资配资-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