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支持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
宏观锦言·核心观点
一是倡导耐心金融,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中长期信贷支持;二是凸现“基础”“关键”“首次”要求,开辟融资方案绿色通道;三是重点服务自主产业链,培育链主企业;四是提供跨境金融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出海”。
缪锦春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
《意见》明确提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先进制造业目标,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点投向目标一脉相承,涵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符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
一是倡导耐心金融,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中长期信贷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是重点领域,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融资,助力科技强国。
二是凸现“基础”“关键”“首次”要求,开辟融资方案绿色通道。其一,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立足职能定位,利用合适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服务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其二,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其三,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
三是重点服务自主产业链,培育链主企业。其一,强化重点企业金融服务,支持产业链自主可控。其二,引导金融机构运用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多样化工具,为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重要配套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针对受外部影响较大的企业平稳经营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自主可控建设。完善并购贷款政策,支持链主企业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支持矿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加快重要矿产增储上产,提高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完善期货产品体系,推动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四是提供跨境金融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出海”。其一,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性,拓展高水平双向开放发展空间。优化制造业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提升经常项目收支便利化水平,保障企业安全高效便捷开展跨境贸易结算。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更好满足企业外贸结算需求。推进优质企业贸易收支便利化政策提质增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便利统筹境内外资金划转和使用。其二,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和外贸领域信贷投放。加强对外汇套保业务的宣传推广和政策支持,提升走出去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扩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有序扩大外资企业再投资免登记试点范围,便利外资企业开展境内股权投资。优化完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业务。完善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提升企业利用外资效率。
财富牛-股票配资平台app-股票配资配资-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